宋志平:义利相兼,从企业价值到社会价值

2023/09/12 22:00 来源:总裁读书会 留言

企业归根结底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归根结底要有效益,企业归根结底要发展。作为经营者,首先要明白办企业是为什么。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价值,做价值型企业。......

01企业价值:经营之道是赚钱之道

企业归根结底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归根结底要有效益,企业归根结底要发展。作为经营者,首先要明白办企业是为什么。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价值,做价值型企业。

什么是价值型企业?这要从公司制的产生说起。现代公司制是在市场经济中为降低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一家一户的交易会带来巨大的交易成本,而合伙成立公司,有组织地开展采购、销售和生产活动,交易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企业利润和股东回报也会大大增加。公司制的产生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股东收益,直到今天,这个初衷仍没有改变。

做价值型企业,应当围绕增加企业价值来考虑问题。企业的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当然,企业还有更多的目标,如员工满意、为社会做贡献等。但作为市场的经营主体,企业要实现发展,归根结底要获取利润。

利润是第一目标,是基础。一本CEO语录中曾经说,对一个企业的经营者来讲,永远是利润,利润,利润。企业有了利润,所有者才会增加投资,银行才会给企业贷款,企业才能低成本地扩张和发展,员工才能有更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与幸福的生活。因此,企业必须把创造利润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那么怎么理解利润?利润是经营出来的,财务只是对利润的真实归纳。每个经营者都要本着“利润、利润、利润”的原则做好日常经营工作,包括销售、采购价格、生产成本、质量等,只有把这些环节全方位做好才能增加企业利润。如果经营者不到位,不能把绩效观传递到管理末梢,没有恰当的商业模式,整个系统不闭环,就不会产生利润。做价值型企业除了追求利润目标外,还要构筑业务专长、核心竞争力以增强发展后劲,这也是企业价值的内容。

在企业价值的衡量标准中,获利能力是重要的量化指标,即我们常讲的投资回报率。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财务报表,一个企业的价值故事便可一览无余。

创造良好的绩效既是企业的出发点,也是企业的重要目标。关于这点,我曾讲过一个理念,没有比客户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没有比员工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没有比投资者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

对企业而言,投资者、客户、员工的信心至关重要,而这三个信心最终要用企业良好的绩效来实现。我们的员工要以创造绩效为荣,以创造价值为荣。如果不树立这样一种绩效文化,我们就无法满足投资者的要求,就不能使所有者满意,就会失去很多发展机会。而如果有了良好的绩效,我们就可以从资本市场上获得支持,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并给予社会更多回馈。

因此,企业上下都要明白企业的目标是什么,从而从根本上理解控制定员、控制成本、控制费用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企业的一把手来说,既不是当官的,也不是传统的管理者,一把手应该首先是个经营者,是个“经济人”,其核心能力是经营能力。

经营之道就是赚钱之道。赚到钱的不见得都是好的经营者,但赚不到钱的一定不是好的经营者。企业一把手一定要从根子上转变观念,把全面提升企业效益作为根本任务,交出漂亮的财务报表,创造更多的价值。

02行业价值: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行业是一个大系统,企业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只有整个系统健康了,每个企业才能健康发展;系统不健康,单个企业的发展会非常艰难。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行业发展不好,任何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行业价值实现了,企业价值才能得以维系和提升。

以我之前所在的水泥行业为例。早些年的中国水泥行业十分混乱,行业内企业的生存环境异常恶劣。大家都在比产量,看谁生产的水泥多,可生产出来,又卖不出去,市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容量,于是又拼价格,比谁卖得便宜。自杀式的压价竞争导致以次充好,各类质量事故层出不穷,甚至危及整个行业的生存。

在2009年的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我提出了一个观点:“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蕴于行业利益之中。企业个体的小道理应该服从于行业整体的大道理。”我对大家说:“煤炭、钢铁行业就是我们的镜子,行业好的时候,企业就好;行业差的时候,即使最好的企业也会遇到困难,从这么多年的实践中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所以,我们的行业精英应该静下心来,研究如何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益。”

过去,水泥企业往往只埋头于自己的发展,在市场上进行的往往是企业之间简单的甚至是恶性的竞争。企业总希望打败别人,一枝独秀或“几枝共秀”,却忽视了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问题。事实上,就全国来看,由于水泥行业重要的上游资源——石灰石比较丰富,新建一条水泥生产线,在技术和设备上并不复杂。所以,一枝独秀的想法不符合现实情况,只能把行业拖入打恶仗的乱局。在水泥行业中,重要的不是先做好哪一个企业,而是如何先把行业做好。

从管理学上分析,道理是什么呢?工业化时代是供不应求的时代,企业推行“泰勒式”的科学管理,着眼点是提高效率、多生产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充分竞争的时代,企业又提出围绕“质量、服务、价格”三要素进行竞争,希望能够做到物美价廉。这种靠简单扩大规模来提高效益的思路,成为传统制造企业的管理思路。

但在现在的过剩经济时代,那种依靠增量发展降低成本,进而获得效益的做法已难以奏效。企业只考虑自身是不行的,必须考虑行业系统的最优化,考虑行业内企业的共同利益。

行业要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家们达成共识,共同培育一个健康的市场。一个健康的市场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大企业要有一定的议价能力,成为主导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次,企业之间要从恶性竞争、过度竞争走向理性竞合。

推进市场的健康化发展,总得有企业做先行者。大企业对行业负有更大的责任,应当系统、全面、长远地想问题,应当引导整个市场良性运行,带领大家互利共赢。光治自己的病不行,要把整个系统的病治好才行。

比如对中国建材来讲,联合重组从一开始就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生多赢之举。所谓共生多赢,就是“大家都赚钱”。我们希望在行业繁荣的情况下,大家都能赢利。我常说,在行业中不能光我们自己“吃肉”,而让大家“喝汤”,应该有均富和共富的思想,让大家一起共享行业健康化发展带来的成果。这是后来中国建材坚持做“整合者”而不做“新增者”的原因。可以说,这也是根据行业现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所做出的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

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此,多年来,我不厌其烦、不遗余力地倡导建立合作共赢的行业价值体系,给大家讲全局、讲“蓝海”、讲共赢,我觉得这是我对于行业价值的理解和一份责任。

03社会价值: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盈利是做企业的重要目标,但仅有利润还不够,还要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对内遵纪守法、规范运作、善待员工;对外诚信经营、保护环境、回馈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税收,创造更高回报。

企业要把自身价值融入社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之中,为社会谋福利,为人民谋幸福,赚阳光下的钱,赚增进福祉的钱,赚让大家都满意的钱,绝不能把企业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最崇高的使命;一个积极履责的企业,也必然会得到社会的赞赏和支持。

我参加过不少社会责任方面的论坛,我曾在第三届金蜜蜂CSR领袖论坛上,以“站在道德高地做企业”为题做了一场演讲,没想到演讲视频的网上点击量竟超过1600万次,出乎我的意料,这说明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我的核心观点是,“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做企业要始终坚守道德底线,站在道德高地。所谓道德高地,就是在发展观方面,把人类的福祉、国家的命运、行业的利益、员工的幸福结合起来;在利益分配方面,遵循共享、共富的原则;在管理方面,把环保、安全、责任放在速度、规模和效益之前。

古人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用在做企业上就是企业要盈利,但前提是把德行和责任摆在首位。一个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应该把对经济价值的追求和对社会价值的追求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谋划战略、管理创新、推进改革,还是团队建设,都要问问道德高地在哪里。既能赚钱又能守“道”,这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通过这些年的企业实践,我觉得,做企业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在微观层面,要做好自身的经营、管理、创新、改革等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效益,这是一切的基础。

在中观层面,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领袖作用,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搭建一个共生共享共赢的平台,进而提升企业的个体价值。

在宏观层面,把企业成长放在道德高地上进行思考,关心人类福祉、国家命运、社会进步,关心芸芸众生的幸福和苦难,关心效率和公平的相互促进。

企业成就的大小源自目标追求的高低。做企业要坚持道德的至高追求,把责任担当的意识、悲天悯人的情怀融于自身价值追求。企业应有仁者的素质、修养和胸怀,有感恩的心态和爱人的思想,有包容理念和利他精神,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境界,企业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这正应了那句古训:厚德载物。

可能有人会说,做企业就得埋头做事,你讲的这些内容是不是太宽泛了,太大了。但我认为,企业不光是一个挣钱机构,而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情怀的、和社会共生的机构。真正的企业家要站得更高,有全局观和强烈的责任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关心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心年轻一代的成长,关心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思想的传播。把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社会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精通经营哲学、文化理念、企业责任等深层次问题,创造先进的思想并以此引领企业健康发展,这是企业家最重要的使命。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思想,一流的思想塑造一流的企业。中国的企业如果要做世界一流企业,就要给全行业做出前瞻性指导,发挥引领作用和领袖风范,最后落脚在思想文化这个层面。企业文化、企业哲学、企业精神应该贯穿整个企业,这些深层次的思想至关重要,应该好好地研究。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2024-08-28 19: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