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材信云智联:工艺甄选 | 水泥行业隐形黑洞:漏风治理如何撬动千万级降本空间?

中建材信云智联 · 2025-04-08 22:03 留言

漏风治理——撬动水泥行业千万降本空间

水泥行业面临漏风问题,导致能耗增加及效率下降。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漏风检测与管理,可有效为企业降低损失并提升效益。

漏风是什么?

漏风问题‌是指水泥生产过程中,系统内部的气体通过不合理的途径流出或外部气体进入系统内部的现象。漏风问题会导致能耗增加、生产效率下降,并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以某2000t/d熟料生产线、年产50万吨水泥生产线预热器系统干废气成分分析数据为例。

1744078316933029501.png

通过上图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从分解炉出口到C1出口,含氧量增加了2.4%。

基于预热器总风量为150000m³/小时,温度343℃,压力7030Pa;以及窑尾烟囱温度127℃,压力3800Pa,同时考虑风机效率为88%,我们进行以下总结:

1、含氧量增加2.4%,漏入空气比例≈13.63%

2、漏入风量≈20445m³/小时(约等于60台电风扇同时运转风量)

3、高温风机增加风量≈46132m³/小时(每1小时增加风量可充满半个国家游泳中心)

4、尾排风机增加风量≈29956m³/小时(每1小时风量可充满15个国际标准游泳池)

5、高温风机与尾排风机增加功率≈138KW/h(按照电费0.6元/度计算,每小时增加电费82.8元)

如按照水泥厂高温风机年平均运行时长8000小时,漏风问题导致高温风机和尾排风机的年电费支出就高达66万元。

漏风问题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还波及煤耗、余热发电量、吨熟料尾煤用量以及吨标煤燃烧排放等多项关键数据。

综合互联网上的数据来看,水泥企业集中处理漏风问题后,综合经济效益为:1052万(煤耗)+530万(电耗)+391万(余热发电)=1,973万元

间接综合收益为:增产7t/h(生料磨效率提升),年增熟料产量5.04万吨,按吨熟料利润50元计算,增收 252万元;

设备维修成本下降20%~30%,年节省 60万~90万元 。

1 漏风——被忽视的利润吞噬者

在水泥行业,“看不见的漏风”正悄然蚕食企业利润。

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齐砚勇曾一语道破行业症结:“水泥行业降耗最容易、效果最显著的措施就是堵漏”。

于水泥企业来讲,漏风治理本质是熵减过程,通过降低“无效气流”量实现热平衡、热效应、综合能耗最优化,这已成为新型干法水泥企业能效降本的战略突破口。

1744078419670064829.png

01治理困境:传统手段为何失效?

尽管业内深知漏风危害,但现实中治理却步履维艰。依赖“老师傅”经验的“听声辨位”检测手段,在密布管道的生产系统中,肉眼难辨的漏风点如同大海捞针。更棘手的是,传统方法治标难治本——刚封堵的漏洞可能因设备振动、热胀冷缩再度开裂。这种猫鼠游戏让许多企业陷入“治理——复发——再治理”的恶性循环。

02破局之道:数字技术重塑能效防线

当物理世界的“堵漏攻坚战”陷入困境,信云智联与浙江水泥展开深度合作,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数字世界"为传统水泥企业打开了新维度,双方通过将浙江水泥二十余年积累的“三精管理”经验转化为数字模型,通过数据弥补经验盲区,不仅让隐形漏洞无所遁形,更将被动修补升级为主动防御。

2 数据驱动的漏风治理新方案

信云智联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以数据弥补经验盲区的驱动方式,为水泥企业提供高效、精准的漏风治理解决方案。

01实时监控,快速定位

通过温度、气体、压力传感器的动态监测,系统能捕捉异常信号。例如:当C1旋风筒氧含量异常升高时,结合预热器系统气流自下而上的工艺逻辑,推导出上游窑尾密封圈或下料阀的潜在漏风位置,为人员提供精准排查方向。这种“数据+工艺逻辑”的配合,将传统数小时的盲目排查缩短为定向处理。

1744078565425034918.png

02固化标准,减少疏漏

移动端APP将巡检流程标准化。明确篦冷机、预热器、收尘器等关键区域的检测节点、操作规范及安全提示,确保每个阀门、法兰、焊缝的检测不漏项。员工手持检测仪作业时,通过信云凝智app同步录入数据,形成标准统一、可追溯的数据档案。

1744078589189097861.png

03动态预警,长效管理

依托数字化漏风分析模型,可配置各区段漏风率计算公式。结合传感器数据自动计算各个区段的漏风率,当某区域漏风率超标或关联参数(如风机电流、出风口温度)异常波动时,自动触发报警,管理人员可根据报警位置排查潜在泄漏区间。例如:例如某高温风机电流持续升高,可能暗示下游漏风加剧,促使企业提前介入,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损耗。

1744078614539064703.png  1744078632282082329.png

3 从经验管理到数据驱动

在信云智联工业互联网平台,漏风管理功能的核心理念并非取代人工或更换设备,而是通过数据赋能传统流程:

解决“听声辨位”——将老师傅的“听声辨位”经验转化为系统化的排查逻辑。

建立“数字模型”——让分散的检测数据串联成可分析的漏风检测模型。

升级“预防维护”——让被动响应升级为预防性维护。

1744078702407013758.png

水泥行业的漏风检测是系统性工程,需结合技术检测、设备改造和流程管理多维度推进。信云智联通过“传感器+工艺逻辑”的组合拳,既能规避复杂的智能化改造,又能直击漏风治理的痛点,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战略转型,不仅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推动了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阅读榜

2025-04-08 22: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