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材信云智联:固化 赋能 提升:水泥企业降本增效的数字化新路径

中建材信云智联 · 2025-04-25 22:10

当前,水泥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成本攀升和环保压力等多重挑战,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核心路径。浙江水泥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将先进的管理经验数字化、标准化、平台化,实现了管理流程的固化、赋能以及提升,成功推动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一、水泥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与挑战

1、 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水泥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当前正面临三重压力: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能源成本持续攀升压缩利润空间,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增加合规成本。

根据业内消息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线1543条(含小型特种水泥窑),年熟料设计产能18.1亿吨(按年310天计算),2024年熟料实际产能利用率预计53%,比2023年下降6个百分点,行业整体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2、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路径

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水泥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指南》指出:水泥企业数字化转型应坚持需求导向,聚焦重点,从水泥企业决策管理和业务发展数字化需求出发,着力解决影响数字化转型的卡点堵点问题。

浙江水泥的数字化实践验证了这一路径的正确性,通过 “工业知识+数字技术” 的深度融合,将行业经验转化为基于数据的智能决策系统,有效破解了高能耗、低效率的行业困局。

二、浙江水泥数字化转型实践

1、转型背景与目标

浙江水泥自2019年起与信云智联共研、共建、共创,将浙江水泥先进的管理经验沉淀为平台功能,携手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转型目标明确聚焦于管理流程固化,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解决了水泥生产流程中原料配比、煅烧工艺等关键参数所存在的动态波动的问题,从而实现企业的全面提升。

1745548602659028349.png

浙江水泥工业互联网平台

2、核心实施策略

浙江水泥的数字化转型核心在于将十大精益管理工具和先进生产经验转化为数字化平台。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技术迁移,而是管理智慧的数字化升华,具体包括:

2.1 知识、技术与经验的数字化传承

将水泥生产领域的独创性管理实践转化为数字化功能模块,全面覆盖生产调度、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等关键环节。

2.2 “精益管理”数字化管理体系

以中国建材集团“三精管理”为核心理念,将浙江水泥“十大管理工具”固化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实现从单点优化到全域数字化的跨越。

3、关键过程与时间节点

浙江水泥的数字化转型实施过程呈现阶段性特征:

  • 2019年: 启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共研、共建、共创工作。

  • 2021年: 三明南方水泥、山亚南方水泥、建德南方水泥启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工作。

  • 2023年4月: 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

  • 2024年底: 浙江水泥所有成员企业完成部署,关键指标位居中国建材集团首位。

这一实施路径体现了从试点到推广、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覆盖的渐进式转型策略。

三、浙江水泥的降本增效实践案例

2024年底,浙江水泥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吨熟料综合电耗45.5度、吨水泥工序电耗24.3度、吨熟料维修成本2.5元,熟料28天强度达到60.1兆帕等关键指标达领先水平,充分证明了平台在降本增效方面的核心价值,为企业实现以下突破:

1、知识的传承与复用

浙江水泥将水泥生产领域的独创性管理实践转化为数字化功能模块,覆盖生产调度、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等关键环节。这些模块将复杂的工业经验固化为可复用的数字化工具,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结构化、结构知识系统化。

例如,其质量管理小组针对熟料均匀性指数(KFUI)的技术攻关成果固化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内,使得优秀的管理实践能够在全公司范围内快速复制和推广。

1745548696851091429.png

KFUI

2、决策的优化与精准化

浙江水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从经验决策向数据驱动决策的转变。如:

漏风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测风机运行状态与出风口含氧量,自动识别漏风区间并生成维修建议,年节约能源成本预估近2000万元。

1745548734241095623.png

漏风检测——趋势分析

硫氯图动态监测原料与燃煤中的硫(SO)和氯(Cl)含量,优化生料配比与工艺参数,避免回转窑结皮和堵塞问题,年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长80%。

1745548762912013495.png

硫氯图

3、协同效率提升

浙江水泥通过共享库存模式打破了企业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共享库存平台实现成员企业间备件协同调拨,盘活闲置资源,年降低库存占用金额2552万元。

1745548793525059689.png

共享库存

4、持续优化与循环

平台实现了对标管理功能,实时对标数百项KPI指标,帮助成员企业快速定位差距并制定改进措施,形成了持续优化的良性循环。

1745548822816052150.png

精益看板

管理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哲学,它代表着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从主观判断向数据驱动、从分散优化向系统优化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只是工具,真正的核心在于对管理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浙江水泥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不仅适用于水泥行业,对其他传统制造行业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将行业知识数字化,而非单纯的技术应用。正如浙江水泥实践所示,真正的工业软件是工业智慧的载体,唯有扎根行业积累,才能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全域数字化赋能的跨越。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应用深度将更加显著。未来,这一模式将为更多传统制造业提供可复制的转型方案,为企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4-26 04:22:48